人大代表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是为民办事的重要纽带,是畅通民情民意的重要桥梁。在基层,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倾听人民心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常常都会有代表们“为民代言”的身影。张位叶,这位来自丹桂镇桂阳村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就是为民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典型。
铭记职责担使命,用心用情解民忧
“丹桂卫生院由于建设时间早,房屋老化破损,一到下雨天就会出现漏水,一边看病还要一边接水,加上墙面受潮脱落、电线老化等问题,医生患者看病心里都不踏实。”对于医院的困难,丹桂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王蔺深有感触。
代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都会挺身而出。作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丹桂镇村民的张位叶来说,基层的医疗条件问题,也有着同样的体会。她悄悄把改善基层卫生院条件的事情放在心里,针对丹桂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少、床位不足等情况,主动到村组、卫生院、镇上等进行调研,把父老乡亲们的心声都一一铭记在心。
“我今年提的建议是建议实施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在人代会现场,张位叶激动地分享着自己提交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张位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认真提出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民忧所有,我有所应。她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采纳并组织实施,目前,茅溪、丹桂、白泥等一批乡镇卫生院已纳入2023年重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79亿元。丹桂卫生院搬迁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规划新建门诊综合楼6500余平方米,床位从59张增加至100张,预计2024年12月投入使用,建成后丹桂镇卫生院医疗业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千方百计促就业,一心一意帮民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张位叶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用心用情为选民排忧解难,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面对困难,我们要一起度过。”张位叶说,受到疫情影响,乡亲们外出务工机会少了,大家的收入都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2022年2月,张位叶前往上海嘉定区务工后,积极奔走上海、浙江等地,线上线下综合了解周边企业用工需求,筛选出一批工资待遇、务工环境、行业口碑等条件较好的用工岗位供桂阳村村民挑选,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为群众增收拓宽渠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去年,张位叶帮助我们找工作,我真的太感激她了。”说起张位叶带领大家一下共渡难关的事情,桂阳村村民王华礼脸上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张位叶的帮助下,桂阳村20多人前往上海等地现场了解岗位,并根据乡亲们技能素质和实际情况,多次与企业对接协商,因人荐岗,供需相宜,做到用工企业与务工群众精准匹配,无缝对接,让每一名务工群众都能找到了心仪岗位,满足了群众就业需求,为他们就业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抢抓机遇谋发展,真心实意助民富
“我们丹桂镇桂阳村一直以来都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作物较少,玉米除用于自家养殖外,并未有效实现经济变现。”张位叶常常在思考如何帮助乡亲们解决收入来源较单一、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基础,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张位叶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抓发展,在多方听取建议意见和开展调研后,她决定抓住全县酱酒产业发展机遇,带领乡亲们利用桂阳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酱酒原料作物红高粱。
“起初的时候很多群众都是观望状态。”回想起两年前动员种植高粱的场景,张位叶说,要想让大家信服,自己就必须先干出个样子来。
“她积极向村委、镇党委汇报得到支持后,率先投入种植了20多亩。”桂阳村村干部王崇银对于张位叶的带头示范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积极深入群众动员,与其他红高粱种植户、村集体专合社签订红高粱保底收购合同,切实解决了红高粱销售问题;主动联系镇上农技人员到桂阳村开展红高粱等特色种植养殖培训讲座,为桂阳村红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她的带领下,群众土地顺利流转,更加坚定了观望群众发展红高粱的信心。据统计,2023年,桂阳村共发展红高粱4000余亩,产值预计达920万元;解决群众到红高粱种植园区务工120人,人均增收2000元。在张位叶的示范带动下,一条产业振兴、群众致富的桂阳村群众幸福路正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