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市人大代表、叙永县向林镇棉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杰带着部分村民来到叙永茶粮现代农业园区,研究下一步如何发展。“我们要努力创建省级星级农业园区,不仅要争取上级支持,还要寻找新的突破点……”在杨杰看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抓好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群众要致富,不能只靠救济和补贴。杨杰意识到,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产业,让群众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来,才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2017年,杨杰担任棉竹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冬瓜、鸡、鸭、竹笋等产品品质好,如何才能销得更好、卖得更远?杨杰倡导“养殖场+上门收购+单位食堂”模式,成立了向林绿康专合社,投资26.7万元改扩建生态蛋鸡养殖场,与养殖大户共建生态养殖农场,产业做大了,销路也打开了。
杨杰(右)与群众交流
2018年,中国沈酒庄落户棉竹村后,棉竹村着手打造了高粱种植基地。村资公司通过流转村民土地400亩,种植优质有机糯高粱“泸州红”,当年村民就实现了增收。这一成功的案例,让杨杰更加坚定了走产业扶贫之路的信心。为了让不愿外出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杨杰带队到江阳区况场街道考察学习,并安排5名村民跟班学习缝制手套技术。随后,投资20万元的棉竹村劳保手套厂建成,解决了40—50人的就近就业问题。手套厂采取订单式生产,已销售成品手套15万余双,为村民增收20余万元。
“我是村民选出来的,我就要为村民做事。”杨杰心系群众,为民解困。村里的道路狭窄崎岖,雨季容易积水泥泞;村里的供水供电不稳定,经常断水断电;村里的文化娱乐设施缺乏,群众的生活单调无趣……这些杨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势在必行。杨杰制定一系列规划和措施,争取到项目资金后,村里的道路硬化里程从2017年的10公里增至2022年的45公里。组组通硬化路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2022年,杨杰发现,纳溪区和叙永县县道连接处因地灾一直处于路段封闭状态,给相邻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路不通,群众的气就不顺。”杨杰开展调研,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中,提出解决纳溪区和叙永县县道磕石丫段连接出行问题的建议。该建议迅速得到市交通运输局、叙永县交通运输局的回应,在叙永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今年初,杨杰筹集到300余万元打通“肠梗阻”,路口通了,群众的气也顺了。
要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做好“连心桥”,就要真心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这是杨杰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如今,棉竹村已从几年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好村。